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一份力量

发布时间:2020-07-21 人气: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勉励他们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为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精神动力。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工作

进入21世纪,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这对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紧迫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护。中国红十字会是我们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公益性、群众性、包容性强,联系面、覆盖面、合作面广,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具有独特优势。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分两批确定20个省份作为中国红十字总会养老服务工作试点省份,其他省(区、市)也在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工作。

对失能和困难老人进行人道救助

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00万。中国红十字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支持和参与对这些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对于扩大养老服务人员规模、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国红十字会聘请各大医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水平的专业护理人员,完成了国家级养老师资培训班12期,为各地培训师资500余人。20个试点省份共培训养老师资近2500人,培训养老护理人员近1.8万人次,开展养老服务的普及性培训13万人次。全国红十字会系统组建养老志愿服务队660多支,志愿者人数达2万余人,深入居民社区为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江苏、江西、湖南、山西、辽宁、吉林等省级红十字会依托红十字应急救护的专业优势,经常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为特殊困难老人实施医疗救助服务。江苏省红十字会组织冠名红十字医院的在职护士、红十字养老机构的在职护理员、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师以及已退休且有精力的护士,形成具有专业医护水准的志愿服务队,深入养老院、福利院、老人康复中心等养老机构,积极实施“博爱病房”项目。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关爱失能老人行动,活动遍及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20多个省份。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公益援助项目294个,投入资金3200万元,在多个社区建立“红十字爱老角”,配备康复理疗器材,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康复理疗服务。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53亿元,募集爱心捐赠3000多万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养老院近1000家,惠及贫困失能老人近10万人。启动“关爱失能老人行动”公益项目,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为近5万人次贫困老年人提供了帮助。